一转眼便已经到了三月,除了三八妇女节外,三月其实是个不太多节点的时间段,若要说是否有民间活动,如今三月三在一些少数民族和少数地区倒是一个很重大的节日时间了。
三月三,就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上巳节”的俗称。"上巳节"是古代中较为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或去水边沐浴、或祭祀、或宴饮、或作诗唱和等而举行的郊外游春活动 。
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它是我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
远在秦汉以前的周代,已有水滨祓禊之俗,就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到了汉时,三月上巳,才确定为节。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不仅汉族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
后来,此俗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魏晋以后,才将上巳节正式改定为夏历三月初三为春禊,作为岁时节令中的重要节日。所有临水祓禊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
而说到临水宴饮,这不免就让我们想到了王羲之的“曲水流觞”之俗。
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上流徐徐而下,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王羲之就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唐朝,曲水流觞的风雅之致转而演变为大型宴会,比如著名的“曲江宴”。
在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之前,进士放榜这样的大事自然要摆宴庆祝,就连皇帝都会亲自参与,直至唐僖宗时,也在曲江宴中设“樱桃宴”专门来庆祝新进士及第。
农历三月的花神是桃花,到了此时,桃花怒放,所以三月也有桃月的叫法,那么自然也与桃花运相关。“三月三”春暖花开之际,到户外游玩,女孩子们必定会精心打扮,演变到后来又有了“女儿节”的说法。
等到了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如今大部分地区是比较少有三月三大型活动了,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中间,至今还保留着三月三歌会的习俗。
比如在畲族、布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都保留了三月三赛歌的习俗,素有“歌海”之称的广西壮族的三月歌圩,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就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
而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深圳,在深圳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可以说是规模很大的庙会了,通常都会持续好几天,除了大巡游、千岁大盆菜宴、粤剧等民俗大戏例牌菜之外,也新增了不少汉服秀、情景剧表演等文化联动,使古建筑、古技艺的文化内涵传下去。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著作团队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