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钟表销内地将享零关税

  • 行业动态
  • 2005-09-27
  •     近日,香港钟表工业协会主席刘展灏透露,即将公布的CEPA第三阶段会推出新安排,容许由“香港制造”的钟表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对此,深圳钟表业业界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深港钟表行业各有优势,此举对深圳钟表业影响不会很大,还有利于加强双方的合作。
        深圳钟表协会投了“赞成票”
        据悉,香港钟表业虽是最早受益于CEPA的行业之一,但由于受到产品出口价值必须包含三成来自香港的附加值限制,受惠程度有限。根据新安排,只要是在港生产的钟表品牌就不会再限定三成在港工序附加值规定,可以享受零关税内销内地市场。估计一两个月内会公布有关安排详情。
        香港是全世界钟表制造基地。在享受零关税政策后,香港钟表企业会不会抢滩登陆,大肆冲击内地尤其是深圳钟表行业呢?
        市钟表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舜华对记者表示,新安排实施,对深圳钟表行业的冲击不会很大。首先,在CEPA第一、二阶段,并未见大量港产钟表涌入内地市场。实际上,所谓有30%在港工序附加值的要求,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产品在港研发、装配、检验等,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不是一个很严格的界定,这样也就无所谓放开。可以预见,即便放开限定,港产钟表也不会就此蜂拥而入。其次,香港在出口钟表的产量及产值方面均位居全球第二位,但香港钟表品牌并不是很成熟,不似香港珠宝、服装那样有相当的国际知名度。其主要还是做一些加工、制造,作为钟表主要零件的机芯,一直要从瑞士及日本进口,自创品牌不够。在这方面很多香港钟表品牌知名度远远不如国内品牌。
    “未来港产钟表品牌必将会大量增加,这是迟早的事,行业也将处于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中。不过,这有助于促进深港钟表业的共同发展。”朱舜华说,“香港在设计、包装品牌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而我市钟表企业在营销网络建设、配套生产制造及对国内市场的把握上有优势,应该可以互相促进。香港目前在产业链上,只是一个贸易经营中心,几乎全部的制造都在以深圳为主的珠三角地区,深港钟表同业是互相依存、休戚相关的合作关系。所以,深圳钟表协会在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征求相关意见时,投了‘赞成票’。”
        大企业直言影响不大
        “香港劳动力成本是内地的三倍以上,香港厂房、车间等的租赁费用都较珠三角要高出许多,钟表制造企业在港制造的成本极有可能高于CEPA之前的16%关税。即使实施CEPA第三阶段安排,对深圳钟表业影响不会很大。”深圳一家有名的大型钟表企业负责人乐观地说。
    与知名大钟表企业的乐观态度相比,国内一些中小钟表企业则担忧,港产品牌大幅进入,对其市场份额的分食。业界人士认为,尽管港产手表远不如港商代理的OMEGA、雷达等国际名表等享有声誉,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港产手表还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港产手表比较时尚,紧跟消费潮流,吸引力较强。国内钟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部分还处在甘当钟表零配件的国际供应商角色,无品牌可言,将面临危机。
        港产钟表将以专卖店形式进入
        深圳钟表行业专家预计,港产钟表品牌进入内地的方式主要为设专卖店或进商场。从开店形式看,可能会更多选择专卖店,因为目前国内大商场与各钟表厂家已形成长期的稳固关系。
        有深圳钟表厂商还认为,虽然港钟表销内地享零关税,但初期进入不会抢占很多市场。因为其在内地知名度不高,前期投入需要假以时日和资金。此外,从消费心理来讲,国内顾客去大商场的购物欲远强于去专卖店,因为前者的可信赖度高于后者。专卖店形式因其过于高档而让消费者觉得不可亲近。另一方面,国内知名品牌经过多年培育,网点相对稳固,知名度也打响。目前国内市场,基本便是天王、飞亚达、依波、罗西尼、霸王等几大中国名牌和一批深圳的二线品牌钟表,如星皇、格雅、时运达、雷诺、迈尔格、东方星的天下,他们与瑞士、日本的钟表品牌分享着中国钟表市场。深圳知名钟表企业都表示,对于国内一级市场将高度备战,二级市场也不会放松。因此,新的品牌的进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部分由港商投资的深圳钟表企业,则认为新安排对企业有好处:一是海关税将大幅降低,这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其次,由于政策完全放开,海关监管方面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严。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有钟表企业1000多家,去年深圳年产钟表9.3亿只,年产值达126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60%以上;出口量分别占国内、国际市场的50%和40%以上。深圳钟表行业在国内具有绝对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