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业设计为“深圳创造”添翼

  • 行业动态
  • 2005-09-28
  •     在人们谈论深圳工业要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跨越时,人们提到较多的是华为、中兴这样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可是,创造有两翼,一翼是技术,一翼是设计,如何通过工业设计,让我们的消费品制造业脱胎换骨,让优质产品最终变成名牌产品,是深圳产业升级面临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谓工业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优秀的工业设计,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迈向高端的最后一环。一般来说,工业发展会遵从这样的顺序,从加工业起步,然后进入自主品牌的生产阶段,这个阶段,企业主要关注的是技术研发和品牌管理。当企业能够生产技术领先的产品时,工业设计开始变得极其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理解,许多知名消费品牌在向国际品牌冲刺时,最后一步跨越都是通过工业设计完成的。像韩国,为摆脱OEM的困局,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设计救国”口号。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甚至提出:“21世纪企业经营的最后决胜关键,就在设计!”正是出于这样的理念支撑,三星在短短十年内成长为国际化大品牌。所以,从深圳所处的工业化发展坐标来看,深圳的工业发展水平已经到了需要依靠工业设计实现突破的时候。深圳有一个发达的消费品制造业基础,有一定的产业集群度,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消费品牌。此外,深圳还是中国设计业最发达的城市,工业设计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整个城市期待产业升级,大批企业渴望突破的历史背景下,深圳加快工业设计的发展和应用,可谓正当其时。
        要迅速突破工业设计的瓶颈,第一步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走出去,就是要舍得花钱,去请著名的设计公司为自己设计产品,让中国优秀的制造业基础和国外先进的工业设计对接。请进来,指的是可以请一些有着丰富设计管理经验的人进入公司,从企业内部提升设计水平。
        而更深层次的突破将发生在观念领域。在很多企业看来,工业设计只是给产品一个漂亮的外观。其实,先进企业的设计理念已经走出很远。我们不妨看看明基公司的做法,他们在设计的前端,设置了四个组去了解消费者的渴望,宏观小组进行宏观的社会趋势研究,微观小组通过观察使用者现阶段的使用行为和生活情境,来判断他可能的需求;设计调研小组研究目前市场上的设计方向、设计趋势;市场调研小组分析产品进入市场之后的反馈信息。如果深圳企业对工业设计的研究达到这样的深度,深圳工业将让所有的对手望而生畏。
        考察一下工业设计和制造业国际化的关系是非常有趣的。十年前,工业设计获奖最多的亚洲公司是索尼,五年前,获奖最多的亚洲公司是三星,现在,获奖最多的亚洲企业正在变成明基。可见,工业设计崛起的过程,与这些地区制造环节的外迁,与企业的国际化,产品的高端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深圳由于成本的原因,产业空心化成为人们的忧虑。可是,只要深圳能够成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品牌管理、产品设计中心,那么,即使工厂会迁到别处甚至别国,深圳也是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