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高技校首批河源学生百分百就业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深圳高级技工学校从2002年开始与河源对口技能扶贫,目前已经免费招收河源贫困学生155人,今年毕业的第一批50名河源学生已100%实现就业。日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行探访河源贫困学生家庭,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培养一名河源贫困学生,就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据了解,我市劳动保障部门2002年与河源对口技能扶贫,采取输入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养的方式,以实现“脱贫一人富裕一家”以及“带动一方”的目的。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当年面向河源地区招收了第一批特困生共50名,这50名学生被安排在技术性强的空调制冷、汽车维修和物业机电三个专业学习。第一批学生已在今年毕业,并实现100%就业。据调查,他们的收入水平不亚于深圳市大专生毕业后收入的平均水平,学生中工资最高的达到了每月3000多元。迄今我市已招收3批河源贫困学生共155名,并增加了钟表和首饰制造两个专业。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是技工学校的合作单位之一,协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朱舜华认为,这种联合办学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把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技能扶贫的有机结合。温总理最近到深圳视察时,就特别强调:深圳应该未来在创新、培养产业需要的技术工人方面作出突破。我们现在这种方式很好地体现了总理的指导思想。
同时他代表钟表企业表示:“协会在专业教学、学生支助、技能实业、推荐就业方面将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使校企办学走出一个创新的、务实的人才培养模式。”